孝順的女兒給父母請了家政人員,照顧他們的起居。家政公司的王師傅先后給他們派了4名家政員,但是家政員都說干不了。這家人到底有怎樣的要求,讓家政員個個望而卻步?王師傅想一探究竟,5月10日,和記者一起來到位于灞橋鎮的雇主家里。一進門,就能看到墻上的“約法7條”。
(5月12日《華商報》)
平心而論,這個“約法7條”的要求其實也不算是太過分。也就是確保老人吃得開心、住的干凈、關注老人、安全健康。這些要求,也正是照顧老人的現實需要。如果說,這些要求會嚇跑家政的話,也只能說明兩點問題:一是家政公司的服務不到位;二是個性化的服務缺少。這“約法7條”的背后蘊藏著家政服務的新商機。
一說到家政服務,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,做做飯菜、打掃衛生,這樣簡單的事情,應該說是最低端的服務,大多數家政服務公司、服務人員都可以做到。我們可以看看國外的一些家長服務,那可都是正規軍,家政服務人員可不是誰想當就能勝任的。很多國家的家政服務人員,不僅要經過正規的學校學習,還要拿到畢業證書,這還不算完,而且還要拿到家政服務的資格證書。當然他們的回報也是很可觀的。
而在我們國家,所謂的家政也就類似于一種方便面----“小保姆”,能夠做的事情,就是做做飯、拖拖地這些簡單的事情,當然回報也不高。這并不是家政人員的錯誤,而是家政公司還沒有與時俱進,也僅僅停留在低端的水平上。
“嚇跑家政”和“約法7章”,表面上看,是這位孝順的女兒太過“尖刻”,而其背后卻是一個不小的商機。大家知道,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老齡社會,再加之,眼下獨生子女家庭增多,以及工作壓力加大的現實,能夠更好照顧老爸老媽,顯然是個問題。而家政服務的應運而生正好回應了這個需求。但是如何開展個性化的服務,卻是值得思索的。比如家長公司可以開展專門針對老年人的“老人家政服務”,讓一批細心、有責任感的家政人員去學習專門照顧老人起居的知識,學習老人的飲食、生活注意事項,更可以招聘有護士資格的人員從事高端服務,日常配配藥、打打針在家就可以解決,或者遇到老人的突發狀況,也可以應應急,更完美的開展服務。當然,這樣的特殊服務的價格也可以略高一點,以便體現特殊服務的價值。
但愿,帶著記者去到貼了“約法7條”的家庭去一探究竟的家政公司的王師傅,看到的不僅僅是當事女兒的“尖刻”,還能看到家政服務的新商機。